WordPress數據庫錯誤: [INSERT,UPDATE command denied to user 'sq_youjixiHK'@'113.10.158.19' for table 'zj_options']INSERT INTO `zj_options` (`option_name`, `option_value`, `autoload`) VALUES ('_transient_doing_cron', '1753991668.8980920314788818359375', 'yes')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`option_name` = VALUES(`option_name`), `option_value` = VALUES(`option_value`), `autoload` = VALUES(`autoload`)
而在氨綸和 TPU 行業,總體行業 5% 和 3% 左右的銷量增幅,不足以導致市場貨源偏緊而大力支撐純 MDI 價格不斷上漲。在下游需求端相對穩定的情況下,那供應端到底發生了什么,讓市場的純 MDI 價格有了大幅的躍進呢?我們把時間推回 6 月中旬,來看看至今 3 個月內供應端到底發生了些什么。
月中下旬上海聯恒裝置檢修完成,但提負較慢維持低負荷運行,歷時 2 周負荷拉回 7 成左右;月初科思創裝置,東曹瑞安 NPU 裝置因裝置問題,減負運行一周左右,月第二周,萬華煙臺裝置常規停車檢修,歷時 13 天。重慶巴斯夫裝置由于氯堿供應問題,今年長期處于 4-5 成負荷開工。但如果僅僅說是因為裝置的多舛命運,導致供應端的貨源短缺,或許也不盡然如此,我們可以在看看下面這組有趣的數據。通過進出口數據我們可以看到,2016 年(1-7 月)進口量為 51,814 噸,出口量為 44,654 噸;2017 年(1-7 月)進口量為 43,434 噸,出口量為 57,275 噸。比較 2 年的數據,今年的進口量相較于去年減少了 8,379 噸,而出口量卻增加了 12,621 噸。
簡而言之,今年 1-7 月國內純 MDI 市場貨源相較于去年減少了 21,001 噸。雖然萬華純 MDI 貨源并沒有向聚合 MDI 一樣對國內四折供應,但萬華的純 MDI 貨源的出口量相較于去年也有大幅增加,相應的減少了對國內市場的供應,加之市場內貿易商隨市炒貨,烘托緊張氣氛,純 MDI 價格則步步上揚。是裝置“不可抗力”還是廠家控貨,不能憑一家之言而蓋棺定論,但是數據不會作假,純 MID 價格的上行主要原因還是國內市場供應端供應量的減少,而需求端保持著剛性需求,貿易商炒市抬價也是情理之中,產業鏈天平的傾斜才導致了價格走高。
就目前形勢看,場內純 MDI 貨源的確有偏緊跡象,但據 TPU 及純 MDI 其他下游行業市場行情反饋,終端行業已經開始對 TPU、氨綸等材料的高位價格有抵觸情緒,對純 MDI 價格的上漲有部分抵制作用;另一方面,行業處于傳統旺季期間,在供應端不放寬的情況下,讓純 MDI 價格出現大幅回落幾乎不現實,故純 MDI 價格高位震蕩的價格將會持續一段時間,直至旺季過去價格才可能出現下行趨勢。
]]>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聚合MDI的經典的化學反應,即胺與甲醛的縮合反應,關于這二者的化學反應我要清楚的知道,胺與25%~35%的鹽酸催化劑首先反應生成胺鹽酸鹽溶液,然后滴37%左右的甲醛水溶液,在80℃下進行縮合反應1~2h,在升高溫度達100℃左右時反應1h,進行重排反應。
溶液用苛性鈉水溶液進行中和,后經水洗、分層、水洗、蒸餾等步驟制得含不同縮合度的二基甲烷二胺(MDA)混合物。在二胺縮合物中,二基甲烷二胺約占混合物的70%,其余多基甲烷多異氰酸酯組分約占30%。根據各制造商生產工藝條件的不同,其混合物的組份不完全相同。
在胺與甲醛的縮聚反應中,胺氨基上的氫原子比較活潑,易與甲醛進行低溫縮合,經分子重排也生成相應的胺的鹽酸鹽。
在合成中根據原料配比和工藝藝條件的變化,產物為n=0、1、2···等的混合物,當n=0時,在以后的一系列反應后即生成MDI;當n>0時,以后將生成縮合度不等的多基甲烷多異氰酸酯(PAPI)。
二胺縮合物的光氣化反應
二胺縮合物的光氣化反應,在工業上通常分為低溫光氣化和高溫光氣化二段進行。在低溫光氣化階段,主要是使二胺與光氣、氯化氫反應生成相應的二胺酰胺鹽和鹽酸鹽。在工業生產中,MDI和PMDI產品主要是根據上述反應合成出粗品MDI。然后,它們必須經過脫氣、高真空蒸餾、提純、分離等后處理工序,生產出純MDI和不同縮合度的PMDI產品。
]]>首先可以明確的是2016年我國國內純MDI在生產能力上與2015年基本上是不相上下的(忽略各廠家例行檢修和技術改造而造成的短期停產)。其次據統計2016年我國國內MDI總產能達到144萬噸(包括精餾裝置),在這其中純MDI生產能力達到50萬噸以上(按35%的提純比例)。
2016年國內純MDI市場行情整體處于疲軟態勢。前四個月價格逐漸高企,五月份開始價格持續震蕩下行,就算在“金九銀十”的傳統旺季,純MDI市場也不見回暖。下游氨綸領域2016年需求低迷,氨綸價格持續在成本周圍徘徊,有的廠家甚至長期處于虧損經營狀態,工廠開工率不足,對純MDI需求熱度不高;而漿料、鞋底原液領域,下半年受經濟形勢蕭條,國家貨幣政策的不斷出臺,用工荒,資金鏈趨緊等因素的影響,廠家開工負荷不穩,對純MDI原料的需求隨著開工水平的波動而呈現明顯冷熱不均的表現。
總體來看,2016年國內幾大供應商上半年開工情況良好,但下半年,由于下游需求持續清淡,萬華曾表示開工率根據下游需求而定。全年國內產量約在33萬噸左右,進口從海關統計數據來看2016年進口國外的純MDI在11.3萬噸左右,而出口方面由于國內企業將其作為重點推廣方向,近兩年增長速度較快,2016年達到4.5萬噸。因此我國2016年純MDI總消費量在40萬噸左右,較2010年總消費量有所下降,但相差甚小。
2016年國內生產企業方面,萬華MDI生產能力80萬噸,已經占有國內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,而其他幾家企業均有擴大生產能力的計劃,包括巴斯夫重慶40萬噸項目,亨斯邁計劃擴能到40萬噸。
]]>
MDI 是二基甲烷二異氰酸酯(純MDI)、含有一定比例純MDI與多基多亞甲基多異氰酸酯的混合物(聚合MDI)、液化MDI、純MDI與聚合MDI的改性物的總稱,是生產TPU重要的原料。
MDI 生產對技術及設備要求高,行業集中度高,MDI產業已形成以萬華化學、巴斯夫、科思創、亨斯邁、陶氏為主的寡頭壟斷格局(2015年,上述5家企業總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86%)。這些企業之間未形成聯盟關系,MDI銷售的市場化程度較高,各MDI生產企業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競爭情況,自主制定銷售價格。2012年——2016年全球MDI消費量增長變化加大。
我國既是MDI消耗大國,也是生產大國,2008年以來我國MDI 缺口不斷減小,國內產量不斷提高,進口量逐漸減少,出口量逐漸增加。
數據顯示,2015 年中國MDI產量達到197萬噸,同比增長了4.8%。出口量44.4萬噸,表觀消費量達到190萬噸。2010-2015年間中國MDI表觀消費年均復合增長率(CAGR)達到10.6%。
]]>全球 MDI 產能穩步增長。2006-2016 全球 MDI 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7.94%, 2016 年產能達到 859 萬噸,同比增長 4.76%。從全球 MDI 增速看,2007 年增速達到 近年來峰值,2007 年之后增速大幅下滑,低為 1.67%(2011 年),2011 年之后增速逐漸回升,主要是由于需求量的快速增長。
目前全球 MDI 產能主要分布于中國、美國、德國、日本、韓國等。主要企業有萬華(204 萬噸)、科思創(171 萬噸)、巴斯夫(171 萬噸)、亨斯曼(106 萬 噸)等,這四家企業產能規模為 652 萬噸,其產能占全球總產能比重為 76%。
目前從全球看部分企業有擴產計劃,目前國內在建產能 154 萬噸,其中福建石 化新建 80 萬噸 MDI 產能,分兩期建設,預計部分產能 2020 建成投產。國外在建產 能 130 萬噸,其中亨斯邁 50 萬噸在建,預計 18 年后期建成。隨著擴建、新建產能 的逐步投產,全球 MDI 產能供給充足。
國內 MDI 產能大幅增長。2006-2016 年 MDI 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27.16%,增幅 高于全球水平(7.94%)。2016 年國內 MDI 產能為 309 萬噸,同比增長 3%,國內產 能增速趨穩,已處于平穩增長階段。隨著國內 MDI 產能增加,國內產能占全球產 能比重處于上升趨勢,2016 年占比達到 36%,隨著新產能投產,預計其占比或將提高。
]]>隨著我國聚氨酯行業的快速發展,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大的MDI、TDI、PPG和PU合成革生產國。在聚氨酯傳統的硬、軟泡領域,可以發揮聚氨酯綠色建材的優勢,進一步挖掘聚氨酯硬泡保溫材料的應用市場。
水性聚氨酯是亮點:與傳統溶劑型聚氨酯相比,水性聚氨酯以水為溶劑,具有無污染、安全可靠、機械性能優良、相容性好、易于改性等優點,因而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。與之相匹配,需要進一步加大水性聚氨酯合成革、涂料和膠黏劑的研發投入。
2014年,全球MDI產能約為691萬噸MDI行業屬于供給高度集中的行業:生產廠商高度集中:全球包括萬華、巴斯夫、拜耳、亨斯曼、陶氏、NPU、三井在內的7家生產企業,且未來的新增產能也全部出自于這7家公司;生產區域亦高度集中:MDI的生產裝置全部集中在歐洲、美國和東亞(日本、韓國、中國)三個地區。
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五大發展理念,這將是“十三五”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、發展方向、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,對破解發展難題、增強發展動力具有重大指導意義。
我國地域幅員遼闊,各個區域間差異性很大,同時各區域在人文背景、經濟政治方面也有很大差異,所以我國在“十三五”期間確定 “4+3”的頂層制度構想,符合中國的發展階段,有利于促進我國區域間均衡發展,能夠體現各自區域的優勢和特色。
]]>